内蒙古新井煤业矿难事故,为什么很多网友呼吁取缔劳务派遣?

   日期:2023-03-22     浏览:428     评论:0    
核心提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劳务派遣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已经遍布了全国每个城市的角落,甚至包括了乡镇和农村,中国有句俗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只是在看劳务派遣的热闹。通过这次内蒙古新井煤业的矿难事故,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劳务派遣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已经遍布了全国每个城市的角落,甚至包括了乡镇和农村,中国有句俗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只是在看劳务派遣的热闹。

通过这次内蒙古新井煤业的矿难事故,让我们很多人看到了劳务派遣行业的点点门道。而在此之前,只是听工人诉说一些关于劳务派遣公司的听闻,却不是令人愉快。

而面临现实中如此普及泛滥的劳务公司,背后到底有多少利益可言,隐藏着多大的一个蛋糕?利益链是如何的?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关注与思考。

矿难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20多天了,虽然救援工作还在继续当中,但是对于在事故中被掩埋的司机们,人们已经没有抱什么希望了。但对于罹难者的赔偿问题,煤业公司和劳务公司还在相互推诿,谁都不想站出来承担责任。

按人们的常理思维,这赔偿问题应该不存在任何异议。因为用工方是煤业公司,直接找煤业公司就行了。而劳务公司充其量算个中介,和他的关系不大。这就好比夫妻间闹了点矛盾造成的损失,去找当年给他们做媒的人,要求媒人赔偿一样的荒唐。

可这种荒唐的事,却一点也不荒唐。那是我们对劳务公司的认识太肤浅了,不知道他里面的门道。

在这起事故中,让人惊讶的是,所有参与作业的司机和工人都是劳务派遣过来的,而煤业公司人却一个都没有。就连在现场的管理人员也是劳务公司的,管理人员一共是4人,事故中被埋了3人。有幸逃脱的这个人是在场外做遥控指挥,做机械调度的。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司机工人来到矿业公司工作,却没有和矿业公司签订过任何有 效的合同。而只是与劳务公司签订过一份劳务合同,而这份合同明确了他们之间只是作为推荐就业岗位的关系而已,工作性质、意外、事故与劳务公司毫无关系。

所以事故发生后,煤业公司有理由推诿了。而劳务公司也找理由不想担责。

这种劳务派遣公司的性质,是不是很大程度的超过了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对劳务派遣行业的粗浅认识,好比给人介绍对象的媒婆,都做起了正房。都参与到了人家的生活中去了。

本来简单的事这下搞得复杂起来,难怪铺天盖地的劳务公司,每年春节一过,几乎类似抢人一样的招工场面,好不热闹,场面人们都看到了。

为了能够抢到更多的人,他们来到各城市、各乡镇、村庄,玩起了以工招工“妙计”。

号称只要能够招到一个工人,只要工人去上班,每个月都可能拿到几百元不等的分润,这诱人的活计,人们扒开手指一算。就算一个人头上每月分到300元,只要能招到10个工人,每个月就什么都不用干就有3000元收入。于是毫不犹豫的当起了“劳务工作者”。

万万没想到的是,把人介绍去工作了,拿到一两个月的300元,后来就再也没有了,劳务公司的解释是工人已经没有在厂里上班了。这部分钱就这样被劳务公司独吞了,这也不奇怪,人家也要生存。这样的故事,一年重复一年的在上演着。

送去厂里工作的人越多,利益越大。为什么工厂愿意把从工人的工资里扣出一部分来给劳务公司呢?从这次矿难事故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工厂不用和工人签订劳务合同,是想把很多风险转嫁给劳务公司,而劳务公司也不会当这个傻瓜,和工人玩起了捉迷藏,钻起了法律的空子。这样就轻松把工人的合法权益和事故责任架空了。

这个钱赚的太容易了,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劳动力的大国,这蛋糕确实不小,难怪场面如此热闹,网友称他们为皮包公司、剥皮公司,等等,太难听的称呼就不说了。

更可恶的事,很多职业类的学校也与厂家勾结,以实习为名义,学校也开始从学生身上剥皮,上3年的学,实习期就是2年。号称的保证就业其实就是送去打工,而监工就是学校的老师。这里边的明堂还真不少,学校变成了劳动力市场,学校里有厂家的人,厂里有学校的人,校长成了包工头,学生成了免费的劳动力。可怜无知的同学和家长们!

这类公司的存在,无疑就是在工人们身上削去了一层劳动价值,所有这类型的人,就是靠千百万工人的辛苦劳动来养肥了他们。而工人的合法权益,什么同工同酬、五险一金、基本保障等,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把工人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标签: 劳务承包网
打赏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